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及抗震設計解析
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施工方案,施工流程及抗震設計解析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抗震地埋式一體化消防泵站,采用箱泵一體化結構形式,可設計有效容積20-5000m3,包含消火栓系統和噴淋系統、消防穩壓系統、照明系統、排污系統雙泵組配置。泵站主體采用BDF復合鋼板模塊化裝配工藝,集成消防水箱模塊、泵房機組和智能控制系統三大核心單元,設計使用壽命超過30年。項目嚴格遵循《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及《裝配式水箱一體化消防給水泵站技術規程》T/CECS623-2019要求。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主體埋于地下,頂板通常與地面平齊或設置檢修口突出地面,釋放地面空間可用于綠化或其他用途?。采用鍍鋅鋼板等材料拼裝而成。部分泵站配備物聯網系統,可實時監控水位、壓力、設備狀態,支持遠程控制與無人值守?。
二、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施工準備
2.1 技術準備組織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圖紙會審,編制詳細的施工技術交底文件,明確BDF復合鋼板模塊化裝配的關鍵工藝參數。
進行測量放線,建立施工控制網,設置永久性基準點和沉降觀測點。
編制專項施工方案,重點明確抗浮錨桿施工、模塊化吊裝、密封防水等關鍵工序的技術措施。
2.3 設備準備
吊裝設備:25t汽車吊(帶超起裝置)、50t履帶吊。
焊接設備: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機、氬弧焊機。
測量儀器:全站儀、水準儀、超聲波探傷儀。
專用工具:BDF板專用密封膠槍、模塊定位夾具、扭矩扳手。
檢測設備:水壓試驗泵、超聲波測厚儀、涂層測厚儀。
2.4 場地準備
場地平整:清除施工區域內障礙物,平整場地至設計標高。
臨時設施:搭建材料倉庫、加工棚、辦公區,設置消防器材堆放區。
臨水臨電:安裝臨時用水管路(DN100)和配電箱(含防雨措施)。
排水系統: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配備Φ150污水泵4臺。
三、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主要施工流程
3.1 土方開挖
采用分段分層開挖方式,每層開挖深度≤1.5m,坡度按1:0.75放坡。
機械開挖至基底以上300mm處,改為人工清底,避免擾動原狀土。
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300×400mm)和集水井(800×800×1000mm)。
3.2 基礎施工
第一層:300厚C15混凝土基礎墊層或碎石墊層。
第二層:300厚C30鋼筋混凝土基礎筏板。
第三層:300厚C30鋼筋混凝土條形梁,當水箱高度大于3.5米以上時,因垂直壓強力加大,為了確保安全性,第三層鋼筋混凝土條形梁,也要做成整板基礎。
成品泵房基礎4條邊和水箱基礎高度一樣,中間為下沉式結構。
3.3 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安裝
泵站出水管、排污管、進水管與泵站外管道采用法蘭連接。
將雙路電源引至PAE雙電源控制柜。
箱體外側采用環氧煤瀝青滾涂,厚度達2-3mm。
扣件采用兩道環氧富鋅底涂再加兩道環氧玻璃鱗片面涂。
3.4 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試水與試壓
泵站安裝完成后注水24h。
手動分別啟動每臺水泵,試壓壓力1.2倍設定壓力,時間15分鐘,安全泄壓閥泄壓值設定在設計壓力的1.1倍。
3.5 接地與覆土
所有設備必須接地。
覆土沿泵站四周每500mm一層逐層均勻夯實,頂板采用蛙式或平板振動式打夯機,覆土1.0m深。
四、抗震地埋一體化消防泵站抗震設計
泵站采用抗浮式箱泵一體化結構,整體由組合式水箱和整體式泵房兩大部分組成。
底部為整體澆筑的鋼筋混凝土筏板基礎,具有抵抗地下水浮力作用。
水箱與泵站均采用BDF板聯接成一個整體,筏板基礎上不再安裝水箱底板,既降低了總體成本,又很好地解決了抗浮和水箱底板泄漏問題。
五、質量控制
材料進場后,應進行嚴格的檢驗和驗收,確保材料質量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
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確保施工質量。
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全面的質量檢查和驗收,確保泵站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
六、安全措施
施工現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發生安全事故。
施工完成后,應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確保泵站的安全運行。
- 上一篇:成都無負壓供水設備廠家使用智慧水務解決方案將推動行業升級 2025/11/19
- 下一篇:政策推動的供水保障工程為自來水二次加壓設備廠家發展提供了新的 2025/11/18


